经济与行政管理毕业论文_2018年毕业论文经济

2024-02-27 管理论文 阅读:

  2018年的应届毕业生们,你们的毕业论文准备好了吗?以下是关于2018年毕业论文经济,欢迎阅读!

  2018年毕业论文经济【1】

  我国旅游季节性的区域差异与开发策略研究

  第一章绪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高品质的旅游休闲产品要求更高,这就对旅游资源和产品的更加合理的开发和利用提出了更高要求。

  人们休闲活动和休闲消费的常态化需要旅游业提供更加丰富和更加科学合理的旅游产品和休闲产品,由于假期安排制度性的矛盾及旅游产品结构性的矛盾,

  休闲度假的刚性需求难满足,导致需求外溢,送些都给景区的粗放运营方式和管理者的短视行为造成了不小的挑战。

  随着模仿型排浪式消费阶段的基本结束,对旅游业如何更好地调整满足个性化和多样化的消费需求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集中式的旅游消费除了与短期内集中的假期制度相关外,还受制于当前的居民消费阶段和消费水平。

  伴随收入增长和收入差距的拉开,个性化和多样化的消费方式逐渐成为主流,低层次的旅游消费需求将不断演进,填补高层次的旅游消费需求。

  其次,人们的旅游消费行为也渐趋理性,错峰出游、反季旅游、选择冷点区域和淡季出游的旅游消费行为目前正受到旅游者的青睐。

  第二章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第一节旅游季节性的基础研究

  就现有研充来看,学界主要从旅游客流、消费支出、景区运营等维度对旅游季节性涵义、产生原因以及应对策略进行实证分析,

  认为旅游季节性是在节气更替变化基础上叠加节假日制度、货币收入、社会文化等因素复合而成的规律性波动,这一变化规律又在旅游产业的不同环节得以体现,对旅游产业的运行产生影响。

  例如,资源禀赋、游客属性和企业运营等相关主体的季节性,但最终又归结为需求的季节性表现所产生的系列衍生效应。

  就我们实现旅游业内涵式增长的目标来说,旅游产业的季节性表现和波动规律是我们研究的重点。

  简单说来,旅游季节性是由旅游资源特性决定的和一系列社会经济因素影响的,表现为游客的时间集中性的旅游目的地和旅游企业游客接待量不均衡性。

  2

  第二节旅游季节性的应用研究综述

  国内外研究发现,旅游季节性的成因表现出从经济变量向非经济变量转变的趋势,节假日制度、空间区位、文化差异、交通条件、文化水平等指标对旅游季节性波动的影响显著1。

  冯学钢,黄和平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对8种出游动机细分市场的变量弹性进行了面板回归分析后,得出各影响因素变量的敏感程度也不尽相同,

  进而在聚类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更具针对性的、符合各省市自治区客源市场自身季节性开发模式和技术路径,为全国范围的客源市场季节性潜力开发提供实施路径和依据1。

  而对于出游市场来说,国内外学者应用时间序列计量模型、灰度关联分析以及PanelData模型等对出游决策的成因、测度及其影响进行了系统深入分析发现,

  年龄结构、休假制度、文化差异、地理区位、地区发展水平、通条件以及出游意识和文化水平等指标对出游行为具有显著影响1。

  吴耀宇测算了1996-2008年江苏入境客流月份数量,并以此156个月度数据检验了入境客流的季节性表现,进而从空间维度对13个省辖市的季节性波动强度进行T比较分析(吴耀宇,2010)1;

  卢松对西递-宏村的旅游流时间分布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揭示了其"三峰王谷"的波动形态,验证了相邻景区的联动效应等非常规因素在季节性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余向洋2013)?3。

  第三章旅游季节性研究的理论基础及分析框架........46

  第一节旅游季节性的概念体系....46

  第二节旅游季节性的空间效应分析....59

  第三节旅游季节性的区域均衡分析....71

  第四章我国游客淡季出游动机与限制的实证分析....93

  第一节我国游客淡季出游动机与限制的类型....93

  第二节游客淡季出游的内在驱动机制....102

  第五章我国省际客源地出游市场的季节性实证研究....108

  第一节空间计量模型的实证方法....108

  第二节省际客源地出游市场的季节性检验与估计....112

  第三节省际出游市场季节性的时空差异....119

  第七章旅游季节性开发策略研究

  第一节旅游季节性平衡的应对策略体系构建

  对于客源地、游客个体属性以及目的地来说,兰者在季节性波动成因、季节性表现、特征及其影响因素都具有显著差异,并且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应对策略和季节性开发模式也区别明盈,

  首先,从旅游客源地需求视角,要通过旅游教育和意识培育来提升游客对旅游活动的认知,促使其淡季出游意识的提高和出游习惯的转变,树立淡季出游观念从而破解季节性非均衡瓶颈;

  其次,从目的地视角,尽管旅游地的自动禀赋无法改变,但可转变思维方式,对具有地域特征的环境、气候等特色旅游要素进行产品设计和市场开发提升淡季目的地的吸引力,

  例如,东北地区冬季虽寒冷,仅从气候舒适度考虑难以形成旅游市场,但其极具特色的冰雪旅游、温泉却需求胚盛;实际上,旅游产业既具有传统行业的属性,出有其自身特点,

  例如,旅游产业的资源禀賦具有明显的公共属性,并且旅游业的发展需耍国民经济众多耍素的整合和协同发展,故而在旅游业的季节性应对过程中,政府的角色不可替代,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第二节基于产品结构与营销组合的应对策略

  季节性的剧烈波动对包括资源开发与保护、区域发展、社区环境以及游客自身等诸多方面都会产生负面影响,也大大增加了目的地管理、企业运营的管理难度,对旅游业发展乃至国民经济增长都会产生重大消极作用。

  较为合理的旅游流应该是在时空平稳而持续性的分布,或至少应该具有可控的时空规律性。

  现有的季节性的对策大多从多样性的视角对旅游季节性进行平衡。

  但这一策略受到了学界和业界的质疑,认为多样性策略并不能缓解旺季的过度需求,虽然可以激发游客的出游热情,但不能保证这一出游需求被控制在淡季的时间范围内。

  根据现有研究成果,目前学界普遍认同的季节性平抑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八章研究结论与展望

  如前文所述,旅游季节性是一个没有国界、没有地域限制的,对任何一个景区都会产生影响的旅游业的固有属性,因此,对其进行深入而系统的研究具有实际意义。

  实际上,任何一个景区的承载力是客观而刚性的约束,旅游客流又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变量,因此,要想客流规模刚好等于承载力,

  从而杜绝旺季和淡季带来的负面效应是相当函难的,可以说,旅游季节性失衡是常态,而季节性均衡是短暂而难以持续的,彻底的解决季节性波动,实现绝对的平衡是不可能的。

  因此,我们可以给季节性波动一个合理的波动范围,使得季节性既在旅游业可承受的范围之内,同时也能利用季节性完成旅游业的弹性调整与自我修复,从而实现对旅游季节性的合理管控。

  通过研究可以看出,

  国内外学者对旅游季节性波动的探讨分为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

  定性研究主要关注三个方面:第一,旅游季节性在不同客体上的表现,如客源地、目的地的季节性表现:

  第二,旅游季节性产生的影响,如淡枉季所形成的供求失衡,一方面,在旅游枉季,接待能力不足、生态环境、资源承载力超负荷运转,造成服务质量下降、生态环境恶化、

  投诉增多、满意度下滑等负面影响,另一方面,在旅游淡季,资源闲置、企业入不敷出、劳动力外流、企业么间恶性价格竞争等现象同样对旅游产业造成严重冲击;

  第?三,政府主管机构、旅游企业、游客针对旅游季节性所采取的应对措施。

  参考文献(略)

  2018年毕业论文经济【2】

  美国中小企业集群发展问题研究

  第 1 章 绪论

  集群内部的链接机制在于每个企业都希望利用更小的成本去取长补短,挖掘彼此的比较优势。

  而且,从我国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现状来看,集群内多以非公有制、规模有限且劳动密集型的中小企业为主。

  它们大多处于产业链低端,无论在技术含量,还是劳动者素质层面,都趋近于手工作坊的特点。

  即便浙江、广东以及长江三角洲等发达地区,中小企业集群仍以低附加值的传统行业为主,无论在产业所处发展周期,亦或产品竞争力层面,都处于初级阶段。

  这对于人口红利锐减,人力资本价格激增时期的中国而言,弊端明显。

  可以说,我国当前处于成熟阶段的中小企业集群总数少之又少,更多所谓集群的形成,往往单纯基于地缘优势。

  同时,对于拉动集群增长的主要动力,也集中在劳动力与资本的大规模投入之上,技术进步对于集群发展的贡献度十分有限,这也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企业集群发展模式的非可持续性。

  第 2 章 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的理论基础

  2.1 专业化分工理论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罗默(Romer.P)和卢卡斯(Lucas.R)等一批经济学家,在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基础上进行了重新的思考,掀起了“新增长理论”的研究风潮。

  新增长理论对专业化分工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解释,卢卡斯通过采用动态模型分析了劳动分工对经济增长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他认为,人力资本的积累得益于知识的积淀和技能的进步,而这一切都受益于专业化分工的发展。

  人力资本的问题实质上是从经济组织的发展变化方面来研究其是如何促进经济的不断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技术进步并不是 Solow 模型证明的那样是外生的,而是取决于经济组织结构的演进。

  Romer 的研究还得出了另外一个结果,即产品多样化只是从表象上证明了技术进步,而技术进步是实现经济内生增长的唯一源泉(Romer,p.,1987)。

  Romer 等人采用知识驱动模型进一步分析了在专业化分工中导致的经济增长过程中,关于报酬递增与内生知识积累的问题。

  Becker和 Murphy 在一篇文献中重点研究了分工和专业化的问题,并建立了一个模型用来分析分工和专业化的变化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2.2 外部规模经济理论

  宋德勇教授(2001)对克鲁格曼的外部经济理论进行了这样的表述:根据克鲁格曼的观点,地理经济学的形成在于两种理论与运输成本的结合。

  一种是新贸易理论中的不完全竞争与规模经济,另一种是区位理论,这两者与运输成本的融合正是克鲁格曼解释区域产业集中化以及区域中心与外围形成的核心。

  克鲁格曼 1991 年的模型表明,运输成本的高低影响区位产业集中化的形成。

  首先,当运输成本过高时,厂商出于成本的考虑会放弃将工厂设置在高成本的地区,这便阻碍了生产在某地的集中。

  其次,当运输成本下降,厂商会想将工厂设置在与上下游及其他同业工厂较集中的地方来实现规模经济。

  但是,如果运输成本持续下降的话,企业集中的动力将会下降,这样工厂是否靠近市场就没有多大影响,生产就会分散。

  再次,如果运输成本保持在一定的数值及范围,在厂商和市场之间循环和正反馈,那就会导致制造业发展早并且发展良好的地区,会用自己相对的优势吸引更多的工业企业并且得到迅速发展。

  那么,那些落后的,没有相对优势的地区就不会得到发展,这样二者之间的差距便会被拉大。

  第 3 章 美国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现状........ 24

  3.1 美国中小企业的界定 ............ 24

  3.2 美国中小企业发展现状 ............... 26

  3.3 美国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现状........ 29

  第 4 章 美国中小企业集群发展对竞争力的影响 ................ 47

  4.1 影响中小企业竞争力的因素 ................. 47

  4.2 中小企业集群竞争优势的形成机理 ................. 54

经济与行政管理毕业论文_2018年毕业论文经济

http://m.haohaowg.com/lunwen/312446/

推荐访问:经济专科毕业论文 经济专科毕业论文3000字

管理论文推荐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民间借贷纠纷起诉状范文】民间借贷起诉状范文 下一篇:[毕业论文数据可以编吗]经济毕业论文数据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