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火锅的由来|火锅的历史和由来

2024-02-14 历史 阅读:

  火锅,古称“古董羹”,因投料入沸水时发出的“咕咚”声而得名。现代一些文化名流对火锅也情有独钟,名人胡适对故乡徽州火锅钟爱有加,在家宴请客人吃饭时,大多由其夫人精心烹制徽州火锅以招待客人。

  火锅历史

  古代一些帝王与火锅有一定情结,元世祖忽必烈喜欢吃火锅。

  有一年冬天,部队突然要开拔,而他饥肠辘辘,定要吃羊肉,聪明的厨师情急之中将羊肉切成薄片,放入开水锅中烫之,并加调料、葱花等物,忽必烈食后赞不绝口。

  后来,他做了皇帝仍不忘此菜,并赐名为"涮羊肉".相传,明代文学家杨慎小时候随其父杨廷和,赴弘治皇帝在御花园设的酒宴。

  宴上有涮羊肉的火锅,火里烧着木炭,弘治皇帝借此得一上联,上联云:"炭黑火红灰似雪",要众臣嘱对,大臣们顿时个个面面相觑。

  此时,年少的杨慎悄悄地对父亲吟出下联:"谷黄米白饭如霜".其父遂把儿子的对句念给皇上听,皇上龙颜大悦,当即赏御酒一杯。

  清代乾隆皇帝也吃火锅成癖,他曾多次游江南,每到一地,都备有火锅。

  相传,他于嘉庆元年正月在宫中大摆"千叟宴",全席共上火锅1550余个,应邀品尝者达5000余人,成为历史上最大的一次火锅盛宴。

  现代火锅

  现代一些文化名流对火锅也情有独钟,名人胡适对故乡徽州火锅钟爱有加,在家宴请客人吃饭时,大多由其夫人精心烹制徽州火锅以招待客人。

  着名文学家梁实秋在一篇题为《胡适先生二三事》的回忆短文中,就描写了徽州火锅给他留下的深刻印象以及胡适对徽州火锅的偏爱之情。

  电影名导演谢添早年在重庆时,喜食重庆火锅,堪称是一个爱吃火锅的"老饕"。

  如今,随着科技的进步,烹饪技艺的发展,火锅品种也异彩纷呈,各具特色,依燃料而分有木炭火锅、煤气火锅、电火锅、酒精火锅等;就质地而论有锡制火锅、铝制火锅、不锈钢火锅、搪瓷火锅等;按结构来说有连体式火锅、分体式火锅、鸳鸯式火锅等;按烹饪风格来说,有汤卤火锅、清炖火锅、水煮火锅等。

  品种繁呈的火锅,为餐桌平添几分热闹的气氛。

  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我国的火锅花色纷呈,千锅百味,着名的如广东的海鲜火锅,涮的是海鲜之类,配料十分讲究,最讲究味道鲜美和吃的情趣,食而不腻,味美无穷;苏杭一带的菊花火锅,火锅汤汁为鸡汤或肉汤,并辅以肉、鱼、鸡等薄生片与菊花一起涮着吃,清香爽神,风味独特;云南的滇味火锅,特点是火锅中一定要放云腿,食时配以香菇、鱼肉等生料,鲜嫩香辣,饶有风味;重庆的毛肚火锅,具有原料多样、卤汤浓鲜、麻辣醇香之特点。

  此外,北京的羊肉火锅、浙江的八生火锅、杭州的"三鲜火锅"、湖北的"野味火锅"、东北的"白肉火锅"、香港的"牛肉火锅"、上海的"什锦火锅"、山东的"羊汤火锅"等,也风味别具。

  火锅不仅是美食,而且蕴含着饮食文化的内涵,为人们品尝倍添雅趣。

  吃火锅时,男女老少、亲朋好友围着热气腾腾的火锅,把臂共话,举箸大啖,温情荡漾,洋溢着热烈融洽的气氛,适合了大团圆这一中国传统文化。

  在东北,人们招待客人时,火锅里的菜摆放颇有]规矩:前飞后走,左鱼右虾,四周轻撒菜花,即飞禽类肉放在火锅对炉口的前方,走兽类肉放于火锅后边,左边是鱼类,右边是虾类,各种菜丝稍许放一些,宛若"众星捧月"以示尊敬。

  若对待不速之客,则把两个特大肉丸子放在火锅前边,后边是走兽类肉,示意你离去。

  在重庆,吃火锅也有讲究,调料一般选用最基本的葱姜蒜和香油,这样才能吃出火锅的原汁原味。

  烫菜有有规矩,先吃毛肚鸭肠一类的食材,烫法是:七上八下,这样烫出来的菜才最嫩。

  招待客人或是和朋友聚餐,一顿火锅再加上几瓶重庆人最爱的江小白,才最能符合重庆人火辣热情的性格。

  台湾客家人多在大年初七这天吃火锅,火锅用料有七样是少不了的,即芹菜、蒜、葱、芜菜、韭菜、鱼、肉,这分别寓意:"勤快、会算、聪明、人缘好、长久幸福、有余、富足"。

火锅的历史和由来

  火锅的形态

  中国的火锅,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浙江等地曾出土5000多年前的与陶釜配套使用的小陶灶,可以很方便地移动,可以算是火锅初级形式。

  北京延庆龙庆峡山戎文化遗址中出土的春秋时期青铜火锅,有加热过的痕迹。

  奴隶社会后期,出现了一种小铜鼎,高不超过20厘米,口径15厘米左右。

  有的鼎与炉合二为一,即在鼎中铸有一个隔层,将鼎腹分为上下两部分,下层一个开口,可以送入炭火,四周镂空作通风的烟孔有的鼎腹较浅,鼎中间夹一炭盘,人们称这种类型的鼎为“温鼎”,它小巧便利,可以说是一种较好的火锅了。

  汉代出现一种称为“染炉”、“染杯”的小铜器,构造分为三部分:主体为炭炉;上面有盛食物的杯,容积一般为250至300毫升;下面有承接炭火的盘。

  可以推断这就是古代单人使用的小火锅。

  唐宋时,火锅开始盛行,官府和名流家中设宴,多备火锅。

  在五代时,就出现过五格火锅,就是将火锅分成五格供客人涮用。

  那时的火锅又称暖锅,一种是铜制的,一种是陶制的,主要作用是煮肉食用。

  到了清代,各种涮肉火锅已成为宫廷冬令佳肴。

  火锅是中国所特有的食用食品的方式,火锅的圆形设计,使就餐者集成一个圆圈,也在预示着中国人讲究团圆的传统习俗,这种在冬天采取碳加热水烹饪牛羊肉的吃饭,也符合了满族人的饮食习惯。

  嘉庆皇帝登基时,在盛大的宫廷宴席中,除山珍海味、水陆并陈外,特地用了1650只火锅宴请嘉宾,成为我国历史上最盛大的火锅宴。

四川火锅的由来|火锅的历史和由来

http://m.haohaowg.com/jiaoan/309861/

推荐访问:火锅的由来简短 火锅的由来故事

历史推荐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火车历史发展的演变]火车的发展历史 下一篇:【所谓无底深渊】前程万里的历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