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纪录片题材_民族题材纪录片的文化责任论文

2021-09-08 经济论文 阅读:

  摘要:民族文化是构建中国文化形象的重要因素,民族题材纪录片具有记录保存文化、阐释文化意蕴、传播交流文化等功能,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传播具有重要意义。而民族题材纪录片与民族文化的结合是大众文化时代具有深远意义的文化现象。本文旨在探寻民族题材纪录片对于民族文化建构的文化意义与传播效应,在此基础上,试图重新思考民族题材纪录片的文化价值,以实现民族题材纪录片的文化责任担当。

  本文对民族题材纪录片的界定为:由少数民族和其他民族的创作者拍摄的,反映少数民族地区的自然环境、民俗风情、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纪录片。这其中包括少数民族题材的新闻纪录片、民族志影像、少数民族专题纪录片和一部分人类学纪录片。民族文化是中国文化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题材纪录片承载着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传播,二者的结合是大众文化时代具有深远意义的文化现象。

  一、民族题材纪录片的文化传播功能。

  民族题材纪录片发挥着重要的传播民族文化的信息载体作用,作为一种有机的艺术生命,它具有吸收文化精髓、铺垫文化底色的功能,具有其独特的文化意蕴。纪录片的文化意蕴,是指纪录片在叙事的同时,着意透露的民族、历史、地域背景下的风土人情、社会习俗、生存状态以及生活情感方式等具象化、感性化的文化信息。

  纪录片的文化

  意蕴使纪录片叙事有了内在的张力和深沉的底蕴,发挥着重要的文化传播功能。

  (一)记录保存文化。

  首先,真实性是纪录片的灵魂和生命,是科学性的基础和前提。巴赞认为“摄影的美学特征在于揭示真相,摄影机镜头摆脱了我们对客体的习惯看法和偏见,清除我的感觉蒙在客体上的精神锈斑,唯有这种冷眼旁观的镜头能够还世界以纯真的原貌,吸引我的注意,从而激起我的眷恋”.

  所以,用摄影机镜头记录事物原貌的纪录片在记录民族文化、表现民族文化本质方面具有真实性和无限接近真相性。其次,影像手段可以保存拍摄对象的本源形态或者说原生态性。《影视人类学概论》一书中认为“,传统研究手段,虽然也包括实物收集与保存,但主要是诉诸文字,难以真切细致地保存文化事象鲜活生动的本源形态”,与文字或其他传统记录方式相比,影像手段更能保存拍摄对象的本源形态或者说原生态性,因此用影像手段记录民族文化具有不可替代性。另外,影像可以展现时间维度的完整性。由于人眼观察及人脑记忆的局限,文字不可能记录事件的全部,会存在部分被忽略的情况,而摄影机既可以捕捉视野内的全部视听信息,又可使观察者在任何时候重复观看任意情节,归还当时记忆,这是摄影机的重要功能之一,确保影像采集在时间维度中的完整性。相对于传统记录手段,纪录片能够更好地记录和保存文化。

  (二)阐释文化意蕴。

  纪录片不仅可以记录和保存文化现象,还可以通过影像手段独立地描述文化现象,将一些文字无法表达的抽象的学术观点具象化,影像资料可以用于佐证研究者的观点和论据,使民族文化相关的理论阐释更加有力。影像手段可将原本象征隐喻的资料变得具象浅显,也可将具象浅显的资料变得象征隐喻,保留民族文化最深层的意义。影视通过图像传达信息,与抽象化的文字相比更直接、具体和形象化,因此依靠影视图像储存的资料更加直观,影视语言能将一些寻常而又浅显的画面放置到当时它们所处的环境中,与其他的一些浅显的画面发生“化学反应”,促使其发生升华,挖掘其象征及隐喻意义,探寻民族文化的根源意义。另外,影像手段既可宏观取景,又可把拍摄对象的细微之处纳入镜中,甚至能把现场的各种轻微的响动清楚地记录在案,这样就能实现把在同一时间画面中各个事物之间的空间关系及它们之间的互动联系完整地表现出来,确保了影像采集在空间维度中的完整性。民族题材纪录片承载创作者对于人类本身的思考,解释各民族地域的文化现象。

  (三)传播交流文化。

  传播是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各民族文化的价值在传播中才能实现,只有通过传播,才能增进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不同社会群体、不同民族间的文化背景的了解。在众多的媒介中“,电视传媒是一种以电视为媒介的信息传播活动,是伴随着人类对于电视的运用而产生的一种现代的社会现象,是传播的二级系统”.

  根据电视的特点“,电视传播面对的是整个社会,其传播内容涉及人类文化各个领域,它极大地拓宽了人类视听信息传播的广度和深度,它视听兼备,传播迅速,具有非常强的感染力”.

  纪录片作为电视传媒大军中的重要一员,具有电视传媒典型的特征,是信息传播的重要载体,是信息交流的重要渠道。通过纪录片传播,能使地域文化以其繁衍地为基点,超越地域的局限传播到更为广泛的人群中去,充分发挥它的文化效应,同时使民族文化的呈现形态有声有色,赋予其审美感受。

  二、民族题材纪录片的文化价值构建。

  民族文化的保护刻不容缓,而作为传播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民族题材纪录片吸收民族文化的精髓,丰富了自身的文化底蕴,强化了传播的双重效益。二者相结合,意义深远。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不管是民族文化的影像传播手段的运用,还是民族题材纪录片的文化意蕴彰显,都没有呈现出理想的文化景观,民族题材纪录片文化传播的困境重重,需要我们重新思考民族题材纪录片的文化价值构建。

  (一)文化意识:民族文化与审美现代化结合。

  麦克卢汉说过:“媒介是人体的延伸。”纪录片是人类视觉的延伸,它通过挖掘本土题材的文化内涵,赋予其现代气息,从而体现民族特色。民族题材纪录片追求民族文化与审美现代化的结合,用现代人的文化意识和文化思维,去回顾和审视民族的过去和现在,一方面要让受众深刻了解和认识自己民族的过去,另一方面更要熟悉和了解自己民族的今天。运用现代化的审美方式,民族题材纪录片力求找到一种民族意识对话的途径,才能获得真正的文化更新契机。

  首先,纪录片是记录民族原生态文化的一种方式,也是反思民族原生态文化的一种方式。要用现代意识去审视民族原生态文化,超越意识形态史观和道德史观的束缚,促进文化领域的古今对话,强调文化历时性与共时性,实现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民族之间文化的相互碰撞和交流,实现文化吸引和文化交流。

  其次,民族题材的纪录片应该是供人们观赏沟通的艺术品,提倡“用世界语言、艺术方式讲述中国故事”.我们要转变以往的纪录片僵硬的叙事思维,认识到纪录片在不违背真实性原理的情况下,也可以变得丰富和有趣。纪录片也可以运用讲故事的现代叙事方式,通过戏剧冲突凸显镜头的视觉冲击力,通过制造悬念、镜头组接和捕捉细节来使纪录片更具有趣味和吸引力。

  (二)文化传承:民族文化的影像书写。

  担当文化责任,实现文化传承,民族题材纪录片义不容辞。用影像手段书写民族文化,饱有民族原生态文化鲜活的生命力,实现民族文化的生生不息。具体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实现民族文化的传承。

  监视社会环境,展现人文关怀。

  民族题材纪录片创作者要时刻关注社会动态,洞悉时代变迁,保持敏锐的头脑,在发现、观察和思考的基础上,创作出大量关系人类自身命运与社会生活的纪录片,如同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审视人类社会和人类自身所面临的社会问题,给人们以认识和警醒。

  促进文化整合,加强社会联系。

  民族题材纪录片创作者要通过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选择,来反映不同的文化,促进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类群体之间的交流与认同,在组织,协调和监督社会各个有机体方面发挥重大的作用。如果社会各部分不能有机地统一与整合,社会将陷入一片混乱,所以,民族题材纪录片要在联系社会,维持社会的正常运转,促进民族团结等方面凸显效益。

  三、结语。

  民族题材纪录片具有重要的文化传播功能,理应成为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的重要介质。当前,民族文化危机深重,民族题材纪录片的发展也困难重重。因此,担当民族文化责任,自觉传承民族文化,实现民族题材纪录片的文化价值构建,用影像书写民族文化的诗性图景是保护民族文化的迫切需求,也是民族题材纪录片自身发展的需要。

  注释:

  ①徐甡民。 来自电影圈外的评议---“中国电影现状与中国文化”研讨实录[J].电影艺术,1992(6)

  ②[法]安德烈·巴赞。电影是什么[M].崔君衍译。中国电影出版社

大学生纪录片题材_民族题材纪录片的文化责任论文

http://m.haohaowg.com/lunwen/133620/

推荐访问:医疗题材纪录片 纪录片的题材包括

经济论文推荐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可行性研究报告收费|工程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下一篇:学生生活补助申请书范文|生活补助申请书范文三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