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本科毕业论文范文_完整的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2022-06-20 经典的话 阅读:

  毕业论文很重要,是毕业生的毕业资料,下面就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本科毕业论文范文的相关文章,希望可以帮到您,如果你觉得不错的话可以分享给更多小伙伴哦!

  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是一项基础性、长期性、根本性的工作,它为我国事业单位的科学发展提供了有效可靠的保障。近年来,随着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而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日前许多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模式比较落后,理财理念还停留在传统型、经验型、自给型、封闭型的层而上,思想观念还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单位内部从事财会工作的财务人员缺乏现代财务管理科学知识、业务培训,所以加强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是事业单位自我良险发展的重要保障。

  另一方而,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也有利于降低我国事业运行成本。近几年来,我国财政收入虽然增长较快,但是由于一直以来我国经济基础薄弱,多数事业单位经费短缺,财政资金的供求矛盾仍然较大,行政运行成本偏高,虽然有计算曰径变化、工资增长、信息化设备扩大等因素的影响,但财务制度的不规范和管理的缺失,仍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因此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可以有效地降低我国事业运行成本的基础上,结合本单位的实际,建立切实可行的财务管理制度和会计核算流程,制度制定要体现适应性和可操作性原则。对资金、票据的管理,预算的编制、执行、监督和评价及会计决算都要有明确而具体的规定,如内部审计制度、财务公开制度、预决算管理制度等一系列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做到制度管人、责任到人。

  1  现实与探索-问题的提出

  1.1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概述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是指各级事业单位的事业费和预算外收入,在预算、分配、调剂和使用的全过程所进行的管理和监督。其财务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合理编制单位预算,如实反映财务状况;依法增加收入,努力节约支出;建立健全财务制度,加强经济核算,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加强对单位经济活动进行财务控制和监督。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特点与事业单位自身的特点密切相关。主要有以下特征:(1)事业单位的资金基本上都来自财政拨款或其他提供者,提供者并不期望按其所提供的资金比例收回或获得经济利益。(2)事业单位一般不存在可以出售、转让、赎卖或清算的问题,资金提供者不会分享单位剩余价值,所以也不具有企业会计意义上的所有者权益。因此国家管理部门、捐赠人等资金提供者,需明确规定资金的使用范围,事业单位必须严格遵守这些规定或限制,这是其必须履行的特殊责任。(3)事业单位一般不直接创造物质财富、不以营利为目的。有的事业单位虽然可以按一定收费标准或价格提供劳务或产品,但往往是按等于或低于成本的价格提供。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事业单位改革的深化,事业单位已经从单纯依靠财政资金,转向多渠道筹集资金,事业单位除积极主动地争取政府对事业经费的支持外,更重要的是主动地向社会筹集资金,开拓筹资新渠道。

  1.2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2.1财务管理理念落后

  财务管理是企业经营中重要的管理活动,然而有些事业单位却并不重视财务管理工作。

  理财观念落后。目前,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依然影响着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各单位不同程度地存在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认识不到位,财务管理粗放,对财务管理的职能尚末真止领会等现象,甚至将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混为一谈。

  角色定位不准。财会部门在事业支出等管理流程中只充当“付款人”的角色,没有发挥财会工作应有的辅助决策和监督控制功能,更谈不上事前、事中、事后对事业支出实施有效的过程控制。

  财务管理脱节。财务管理往往没有真正同单位其他管理活动融合起来,没有发挥其综合协调职能。同时,许多单位在系统开发当初末充分考虑财务管理子系统的兼容性,不能实现财务会计信息资源共享,不能满足财务管理全过程监控的要求。

  1.2.2体制制度缺陷

  对于部门预算的编制,许多单位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沿用基数编制部门预算,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资金使用效率,特别在部门预算编制支出的细化程度、基本支出定额制定的科学性等方面做得还很不够,为一些单位挪用资金、铺张浪费留下祸根。此外,部门预算编制不够细致严谨,人为因素较多,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导致在预算执行过程中,以项目资金方式追加预算比较普遍,影响了预算的严肃性,也给财务管理带来一定难度。位财务人员准入门坎较低,特别是中小城市事业单位财务人员很多是非会计专业人员。一是事业单位财务人员晋升职称难度较大,相对于其他行业,会计职称从初级到高级,均参加全国通考,特别是高级会计师要考评结合。大部分事业单位领导把财务人员列入非主系列专业人员(如疾控系统主系列职称是医疗),不配给财务人员高级职称指标,这些都严重打击了财务人员工作积极性,所以事业单位财务人员从会计系列晋升职称的很少,这也间接导致事业单位财务人员素质下降。三是财务人员岗位设置不合理,兼岗现象严重,不相容职务末能合理分离。四是财务人员不能独立执业,在行政权力的压力和经济利益驱使下,往往会按领导意图办事,放弃原则,违规操作。五是对财务人员没有进行有效的考核和监督,致使工作人员没有压力,缺乏责任心。

  1.2.3管理操作不规范

  在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和费用支出管理是突出重要的两个方面,然而却存在严重的不规范现象。

  固定资产管理不规范。一是按规定应纳入政府采购通过财政直接支付的各类固定资产,各预算单位自行采购,逃避政府采购。一是对固定资产管理意识淡薄,重使用轻管理。由于预算单位固定资产以国家财政投入为主,单位占有固定资产没有代价,因此,有的事业单位一方面不断向财政局申请经费,兴建或购置资产,一味追求高标准、高品质,不少单位都没能把支出控制在规定标准之内,超发津贴、补贴、奖金,超支出业务招待费等现象屡见不鲜。

  1.2.4会计基础薄弱

  会计原始凭证管理不规范,信息失真,导致假冒伪劣数据大最出现。票据管理混乱,主要表现在票据认购、票据领用、票据核销等方面违规操作,日常监督不严。

  此外,在账簿设置方面存在诸多矛盾。有些事业单位,没有按会计制度的规定设置账薄,存在账账不符,账证不符,账实不符,账务处理不当,不符合财务制度等违规现象。

  1.2.5监管约束不力

  监督机制是事业单位加强财务管理有效的约束手段,只有加强监管力度才能保证财务管理正常有序的进行。

  内部财务制度不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缺乏有效的管理监督制度,单位财会人员职责不清,相互推馁,财务的核算和监督职能没有很好的发挥。突出体现在:事业单位收支审批多数是“一枝笔”审批,存在着极大的个人意志,给一些人占用、挪用资金提供了可乘之机。

  法律意识不强,法律法规不健全。一是我国目前普遍缺乏法制观念,事业单位在旧体制的惯性作用下,往往“人治”高于“法治”,加上部分财会人员法律素养低,责任感差,导致执法力度不够。这也说明是我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法制建设不健全,难于真正实现有法可依。我国针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法律法规或者缺位,或者难于适应复杂的现实,许多需要人为确定的因素成了非法理财的借口,不能保证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

  监督不到位。一是财政监督不到位,尚末建立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从监督时间上看,仍以事后检查为主,缺乏事前事中监督;从监督方式上看,表现为突击性、专项检查多,日常监督少;从监督内容看,对单一事项或环节检查多,对全方位及资金使用的跟踪问责少,不能对资金使用全过程进行全方位监督。一是公众监督缺失。我国虽然开始实行财务公开,接受公众监督,但执行力度不够,或者也往往流于形式,应付检查。

  1.3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现状的原因分析

  1.3.1法律法规滞后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前颁布的一些法律法规已经无法与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相匹配,而新的法律法规从制定、颁布到正式实施,会需要一段时间,在新旧会计制度交替之际,难免有漏洞和不完善之处。

  1.3.2财务监督工作不到位,财务约束机制不健全

  在事业单位会计人员是在单位负责人领导下开展工作,他们既是单位的执行者,又是被管理人员,如果会计人员不按照单位领导的指示对账目进行造假,就可能受到领导的打击报复,甚至失去工作,这就使得会计人员往往听从领导的指示造假账。也有个别会计人员在利益的诱惑下丧失了财务工作原则,为单位领导弄虚作假提供方便,甚至为其出谋划策。另外,审计部门监督不力。审计部门由于力量不足、工作不认真或工作人员自身素质不高,再加上有关部门的干预,很难发现被审计单位的账目造假,即使发现了问题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1.3.3会计人员素质偏低

  由于有的事业单位会计人员自身学习不够,对国家有关财经法规、政策和制度理解不透彻,落实不到位;还有一些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年龄老化、无专职会计人员,并且会计人员很少接受会计教育培训,对现代化技术和设备运用不熟练;甚至有的会计人员工作责任心不强、职业道德低劣,这些都可能会造成在会计数据处理上的错误,影响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2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原则和目标

  2.1内部财务控制制度体系的原则

  合法性原则。事业单位在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时,必须遵循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并把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落实到内部财务控制制度中去。这是建立内部控制制度体系的基础。

  有效性原则。内部财务控制应当约束单位内部涉及财务工作的所有人员。任何人都不得拥有超越内部财务控制的权力。

  全面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涵盖单位内部涉及财务工作的各项经济业务及相关岗位,并针对业务处理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落实到决策、执行、监督、反馈等各个环节。

  不相容职务相分离原则。内部财务控制应当保证单位内部实际财务工作的机构、岗位的合理设置及其职责权限的合理划分,坚持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确保不同机构和岗位之间权责分明、相互制约、相互监督。

  成本效益原则。内部财务控制应当遵循成本效益原则,以合理的控制成本达到最佳的控制效果。成本效益原则要求各单位在内部财务控制中必须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以较小的控制成本和管理成本获得交好的经济效益,保证实施内部财务控制所花费的代价低于因此而获得的效益。

  适时性原则。每个单位的外部环境都在不断发生变化。环境的变化是不以单位的意志为转移的,所以,每一个单位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建设都应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单位业务职能的调整和管理要求的提高,不断修订和完善。

  2.2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目标和任务

  我国历来十分重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不同时期,根据社会事业的属性和经济结构态势,制定过不同的针对性很强的财务管理制度,十分有效地杜绝了国拨资金的极大浪费和流失。20世纪90年代后期,根据社会公共事业所呈现出的蓬勃发展趋势、事业单住所承担复杂而繁重的任务、事业发展资金的多形式多渠道,我国财政部及时制定下发了《事业单位财务规则》,来规范和指导事业单位财务工作的开展,并于1997年1月1日起实施。

  《事业单位财务规则》明确指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基本原则是:执行国家有巍法律、法规和财务规章制度,坚持勤俭办事业的方针,正确处理事业发展需要和资金供给关系,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的关系。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合理编制单位预算,如实反映单位财务状况;依法组织收入,努力节约支出;建立健全财务制度,加强经济核算,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强国有资产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对单位经济活动进行财务控制与监督。《事业单位财务规则》是我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和各项资金运行的基本原则和基本目标。

  2.3当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和运行的新特点

  进入21世纪,我国各项社会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国家积极应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新问题、新情况,大力推进事业单位财务制度改革和创新。随着财政改革的不断深化,事业单位财务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至此已建立起比较完善的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体制和收入、支出管理体制。

  事业单位的性质呈现出如下不同特点:(1)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所占比率最大;(2)差额拨款单位所占比率次之;(3)自收自支单位所占比率最小。事业单位的性质不同就决定了事业单位的资金来源渠道不同和来自不同渠道资金数额不同,这也就决定了不同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和监管的侧重点不同。

  事业单位财务运行体系呈现出如下新的特点:(1)涉及范围的广泛性。涉及与千家万户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有密切联系的所有单位;(2)资金来源的多元性。除了由财政部门或主管部门以补助形式拨付以外,其中相当部分由事业单位通过开展业务以及经营活动等依法从各个渠道获得;(3)管理办法的多样性。由于事业单位的业务性质、经济性质和财务收支状况差异很大,因此决定它的财务管理办法的多样性。

  鉴于以上特点,目前的财务管理和监管工作的侧重点仍然被忽视,尚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不足之处,需要着重加以改进和完善。

  3  加强我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措施

  3.1加强各方面的管理监督控制

  3.1.1加强事业单位编制预算的管理

  预算管理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全过程,是事业单位进行各项财务活动的前提和依据。预算是国家实施有关方针、政策,进行财政收支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保障各项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按照我国《预算法》的规定,各级政府、各部门及所属单位都应当按照规定编制预算,在预算的编制、执行、调整、审批、监督和管理权限上严格规定内部控制程序,建立科学的预算管理体制,使财政资金得到最有效使用。

  3.1.2加强事业单位内部的财务监督

  《国务院关于整顿会计工作秩序,进一步提高会计工作质量的通知》规定各行政、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均应严格按照《会计法》的规定开展会计工作。单位领导人要切实履行《会计法》赋予的职责,督促会计部门加强规章制度和基础管理,健全内部会计监督,使之成为单位自我约束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机构、会计人员要依法行使职权,认真进行会计核算,严格会计监督,为加强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服务。

  3.1.3加强事业单位内部资金运行的控制

  1.加强事业单位财政专项资金使用

  财政专项资金是事业单位根据政府行政部门所确立的重大事业发展的规划和工作实施所需的指令性经费,主要由财政下拨,具有规定用途、专款专用、金额巨大、单纯核算的特点。加强对专项预算支出进行专项核算,有利于保证专项任务的完成,提高专项资金的使用效果。由于财政下拔的专项资金在财政资金中占有一定比例,涉及项目很多,所以各事业单位要对专项资金实行分类管理,专款专用,统一决算。

  2.加强事业单位预算外资金的监督

  预算外资金管理不严、使用不当,会影响财政资金供需平衡,削弱政府实现调控的能力,导致分配主体多元化和社会分配不公,因此应严格按照国家规定“预算外资金是财政性资金,不是部门和单位自由资金,必须纳入财政管理”的原则使用预算外资金

  3.2完善事业单住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意识到财务管理的重要性。然而,在办公非自动化条件下,要运用现代化管理方法常常会遇到许多困难。因此,事业单位领导要有现代管理理念,为财务部门提供必要的设备,其中要将计算机技术运用于财务管理中,及时更新财务软件,为财务管理作用的更大发挥提供技术手段。其次,要加强对财务人员的培训,列支必要的经费,为财务人员培训学习,提高素质能力提供有利支持。

  3.3转变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观念

  财务人员的职业素质和业务水平直接影响单位财务管理水平。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完善和事业单位人事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推动,事业单位的理财范围及对象和理财手段必将发生质的变化,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专业性、技术性、综合性和超前性日益增强,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创新能力强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队伍,是当务之急。首先要自觉地补充和更新优化专业知识结构,准确把握事业单位的整体工作与财务管理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做好核算工作的同时,更加重视管理工作,通过严格管理,提高效益。要把工作的重心转移到事前预测估计,事中监督、控制,为事业发展提供决策依据和财务支持。要把法制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同专业知识结合起来,促进会计人员素质的全面提高。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要遵循财务运作规律,牢固树立市场观念、理财观念,财务风险意识,有经营收支项目的更加注重融资,成本效益观念,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迅速提高。

  3.4防范事业单位财务风险

  财务管理中风险处处存在,贯穿于财务管理的全过程并体现在多种财务关系中。从源头控制财务风险,提高财务决策的科学性,以便有效地化解和控制风险。近年来,世界经济动荡,无论从宏观或微观方面都应防范风险,建立预警系统,尽最大可能将萌发的财务风险予以化解。

  1.起主导作用的是事业单位的法人代表,起着提高各项资金使用效率,控制各项资金浪费和流失的作用。如果法人代表玩忽职守,必将影响事业的发展和各项任务的实施和完成。因此,加强对事业单位法人代表财务管理能力的考核和项目资金使用效率评估体制,每年由纪检监察部门和财政管理部门加强对重大项目的职责审计和责任追究,使权责和领导者职业风险相统一,在目前不失为降低财务风险的最为有效的办法。

  2.要充分发挥事业单位领导群体的集体智慧和决策水平,坚决杜绝法人代表的绝对决定权和领导群体在重大项目决策时的失误。对决策失误的集体和导致集体和国家利益受损的集体一定要严肃处理。

  3.要发挥全体群众的监督作用,还群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使绝大多数人能够享受改革开放和社会进步、事业发展带来的成果。

  结束语

  随着事业单位改革的不断深入,必须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活动,强化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职能,努力提高事业单位的资金效益和社会效益,使其充分发挥作用,把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促进事业单位健康发展,更好地为社会提供优质服务。总之,只要我们事业单位建立健全了财务管理和内控制度,每个财会人员都能按章办事,严格执行国家、部门有关财务管理和内控制度的法律法规,就一定会给企事业单位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致谢

  通过这一阶段的努力,我的毕业论文《浅析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终于完成了,这意味着大学生活即将结束。在大学阶段,我在学习上和思想上都受益非浅,这除了自身的努力外,与各位老师、同学和朋友的关心、支持和鼓励是分不开的。

  感谢我的母校四川交通职业学院特别是会计专业所有的老师们,在这里的三年,无形中塑造了我生命的气质、生活的方式,也练就了我乐观的心态和一颗感恩的心。感谢所有在大学期间传授我知识的老师,每一位老师的悉心教导都是我完成这篇论文的基础。感激之情无以言表,只能在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踏实做人、勤奋做事,做出一番成绩来回报他们对我的恩惠。

  非常感谢杨敏老师在我大学的最后学习阶段--毕业设计阶段给自己的指导,从最初的定题,到资料收集,到写作、修改,到论文定稿,她给了我耐心的指导和无私的帮助。为了指导我们的毕业论文,她放弃了自己的休息时间,这种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令人钦佩,在此我向她表示我诚挚的谢意

  宿舍同学的互帮互助和深厚友谊更是赐予了我大学生活不可磨灭的记忆,毕业前夕的寝室夜谈更是成为了我们宿舍生活的美好回忆。在这三年中,我收获快乐并且成长:中间还夹杂着些悲伤与难过。

  最后要感谢的是我的父母和家人,我永远都不会忘记你们的良苦用心和一如既往的支持与鼓励。三年来,快乐的事情因为有你们的分享而更快乐,失意的日子因为有你们的关怀能忘却伤痛,坚强前行。无论我成功与否,你们总以鼓励的言语告诉我很棒,谢谢你们,我会继续努力。

  现在的自己已经不再是刚进大学时的那个小女生了,三年的磨砺让我的肩头多了一份责任和承担,已经踏入社会开始工作的我,面临的抉择和困难也非常之多,但是不管前途多么的未知和艰难,我会毫无畏惧地前行!

  参 考 文 献

  1 刘  红。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与对策。科技咨询导报。2007,(19)

  2 杜松院。会计职业道德缺失的原因浅析[J].科学教育家。2007,(12)

  3 龚凌燕。对建立高效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体制的几点建议。现代商业。2009年2期

  4 仇学农。浅析我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不足与完善。现代商业。2008年35期

  5 江楠。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促进财务工作规范化。现代农业。2008年12期

  6 谢绍志。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管理制度全书。安徽音像出版社。2004

  7 白玲。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问题及对策。商业经济。2009,(1)

  8 马海涛,李燕。收支两条线管理[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6

  9 候江红。公共组织财务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2

  10 曾建华。现代西方财政学[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6

  11 陈工。政府预算与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9.

  本科毕业论文范文二

  以自主创新提高企业竞争力随着国际竞争日趋加剧,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已成为企业和产业竞争力的核心,成为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体现。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大力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是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挑战、提高我国经济和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为奋斗目标的必然选择,也是贯彻落实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提升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迫切要求。只有抓住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新的历史机遇,创造和掌握更多的自主知识产权,创造出引领世界潮流的高新技术和着名品牌,提高国家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形成更多自主创新品牌经济集聚之地,才能使企业在日趋激烈的企业竞争和国际竞争中逐步占据主动地位。

  一、自主创新及其重要意义

  (一)自主创新的概念在自主创新已吹响动员令的今天,把自主创新列为“国家课题”并快速启动已是刻不容缓。那么什么是自主创新呢?从字面上看,自主创新,就是从增强国家创新能力出发,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建设创新型企业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保证,建设创新型企业,既要发挥技术创新的先导作用,又要以管理和体制创新作为支撑。必须始终把科学管理作为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的重要环节,不断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科学管理水平。企业持续发展的源泉和关键在于创新,创新要从理念、技术、管理、机制等方面全方位的开展。因此, 企业的自主创新是以企业为主体,既包括技术创新、又包括管理创新和体制创新。

  技术创新:就是企业应用创新的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提供新的服务,占据市场并实现市场价值。技术创新是企业谋求发展的前提,是现代企业竞争力的决定因素,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动力源。任何企业所能拥有的竞争优势都是暂时的,除非坚持持之以恒的创新,否则今天的辉煌也难以保证明天的繁荣。只有拥有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才能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管理创新:就是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对传统管理制度,进行根本性的变化,并从新选择和构建新的管理方法和制度。思想观念的陈旧和落后是企业管理创新的最大障碍。许多企业领导还没有形成现代企业管理的意识,没有认识到现代管理模式对企业效益的巨大作用。更新我国企业的经营理念和战略布置,增强集约化经营意识,从战略的高度去推动企业的管理创新。

  体制创新:就是“要不断完善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求的各个方面的体制”.这包括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需要进一步从制度上加以完善;以建立现在企业制度为重点的国有企业改革需要有新的突破;规范的统一全国市场有待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适应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要求的经济技术竞争和合作机制,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政府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以及党和国家领导体制等,到需要通过深化改革,进一步健全和完善。

  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与制度创新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相互保证的关系。制度创新是解决企业资源市场配置的微观机制问题,也就是说,通过制度创新使企业成为富有活力的、能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经济细胞。管理创新是解决企业内部资源如何组合,使之尽可能多地产出的问题,也就是建立起面向市场的内部组织框架,形成产品开发活力、行为激励体系及高效运作的机制。技术创新就是不断更新产品的性能、质量、服务等,依靠国外先进的技术不断地求新求变,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被淘汰。

  (二)自主创新的意义自主创新能力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自主创新是我国应对未来挑战的重大选择,是统领我国未来科技发展的战略主线,是实现建设创新型企业目标的根本途径。世界科技发展的实践告诉我们:一个国家只有拥有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把握先机、赢得主动。特别是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关键领域,真正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是买不来的,必须依靠自主创新。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首位,在若干重要领域掌握一批核心技术,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造就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大幅度提高国家竞争力。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一个系统工程,通过自主创新,使企业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是其中的关键环节。加强企业知识产权的管理与保护,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制度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促进企业自主创新,加快研究开发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增强国际竞争力,已经成为摆在我国企业面前的紧迫任务。

  二、我国通过自主创新取得的成果

  近年来,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许多方面有了重大突破,举世瞩目的载人航天工程、TD-SCDA系统、“中国芯”集体突破、中关村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群体性突破等成功实践鼓舞人心,为我国科技界和企业界自主创新注入了新活力。根据最新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显示,广东区域创新能力在北京、上海之后,位居全国第三位;广东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最强的地区,企业创新能力、大中型企业研究开发投入、产业国际竞争力三个指标位居全国前茅。2005年科技进步对经济贡献率达到49%.广东专利总量连续十一年保持全国第一,发明专利最近有大幅增长。广东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连续多年居全国各省区市首位,已经成为广东第一经济增长点。具体措施主要有:

  (一)组织重大科技攻关,获得一批自主知识产权

  1、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十五”以来,我省集中经费,重点组织实施先进制造技术、生物技术药物、中药现代化、智能交通技术、软件、清洁生产、食品安全、农产品深加工与保鲜等26个重大科技专项攻关,已取得一批自主产权的科技成果,可计算新增经济效益5000多亿元。

  2、开展省重点领域关键技术的粤港联合科技攻关。广东与香港联合,围绕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有重大带动作用的关键技术,面向两地全社会进行公开技术招标。联合科技攻关的经费不断增加,2003年2.1亿元,2004年3.4亿元,2005年5.2亿元,2006年预计会突破8亿元。

  3、持续加大对原始性创新的支持。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支持一批显示我省优势和特色的研究团队,累计扶持研究团队达53个,带动了高层次科技人才的培养和聚集。目前我省拥有两院院士55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68人。

  4、专利总量保持全国领先,质量不断提高。2005年,全省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为72220件和36894件,同比分别增长38%和17%,累计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为335956件和209457件,连续十一年位居全国第一位。2005年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为12887件和1876件,均位居全国前茅。

  (二)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强劲发展,总体水平居国内首位“十五”期间,广东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快速发展,总体发展水平继续保持在全国的领先地位。2005年,全省高新技术产品产值预计达10680亿元,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约25%,大大高于同期工业增长速度;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达810亿美元,占全省工业制成品出口额的35%以上,约占全国的40%,继续位居全国各省市第一。目前,全省已累计建立了6个国家级和10个省级的高新区,2005年这批高新区预计实现工业总产值达5100多亿元,同比增长了28%.全省以广州和深圳为龙头,珠江三角洲高新技术产业带为重点,带动东西两翼和山区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格局已初步形成。珠三角东岸的广州、深圳、东莞、惠州组成了“电子信息业走廊”,西岸的佛山、中山、江门、珠海,形成了以电器、机械及专用设备制造为主导的产业链。呈现出集聚效应和较强的配套能力、产业竞争力。

  (三)已初步建立了以企业为主体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与全国其他省市相比,广东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特色比较明显。有几个数字很说明问题:一是全省有近70%的研究开发机构在企业,二是90%的科技经费来自企业;三是70%以上的科技人员分布在企业;四是60%以上的专利申请量来自企业。目前,全省主要依托企业建立了330多个国家或省级的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目前,全省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到3899家,全省民营科技企业累计达7316家,其中年产值超亿元的有530多家。涌现出像华为、中兴、TCL、美的等一批具备较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同时也形成了比亚迪、金发、金蝶、腾讯等一批创新型的企业。

  (四)深入实施专业镇技术创新计划,推动集群经济的聚集和发展壮大广东珠三角和东西两翼部分地区,目前已形成了一批以特色产业为基础,产供销一体化的专业产品生产镇。从2000年到2005年,已累计在全省范围内建设了159个专业镇,目前省市专业镇总数达到250个,这批镇2005年GDP预计可达3100亿元,成为珠三角乃至全省经济发展最有活力的地域。

  三、我国企业在自主创新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企业通过自主创新已取得骄人成绩,但是与我国自身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相比、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还有很大差距。从企业自身的角度分析,我国企业自主创新最大的问题就是动力不足,自主创新是企业寻求生存与发展,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我国企业从总体上看仍然处于技术创新的低层次阶段,技术创新主要还是为了支持企业当前的生产经营活动,核心技术主要还是依靠从外部引进,企业主要还是在引进技术的基础上对产品和工艺进行局部的开发和改进。真正意义上的自主研究开发活动仅仅在少数龙头企业和高技术企业中有所开展,大多数企业还没有感觉到离开了自主创新就无法生存,依靠低水平的技术创新活动基本能够维持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主要表现在缺乏高水平技术带头人和创新团队、缺乏高水平自主创新的实验条件、缺乏高水平的研究机构、运行机制和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文化氛围。企业自主创新的首要因素当然是企业内在的动力,没有内在的动力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技术创新能力。然而,不能将企业自主创新动力不足的原因都归罪于企业,外部环境也是影响企业内在创新动力的重要因素。我国企业自主创新在外部环境上还存在很多不利因素。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缺乏,使我国经济至今没有摆脱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增长方式,资源、环境与经济增长的矛盾凸显,压力日益增大。同时,我国在国际竞争中原有的廉价劳动力等优势正在逐渐消失,拥有技术优势的国家又从国家战略出发,对转让技术日益表现出谨慎或封锁态度。如果不能尽快在自主创新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形成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体系和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我们国内发展的成本将越来越大,我们在日趋广泛和深入的国际竞争中将越来越被动。

  (一)内在因素

  1、我国企业自主创新的意识还不强,动力机制还不完善。与发达国家企业相比,企业科技投入还有较大差距。一方面,由于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相对滞后,在一些行业中国有大型企业长期具有垄断地位,因而缺乏来自于竞争的创新动力;另一方面,企业的现代公司治理结构还有待建立和完善,企业家的长期化行为还缺乏有效激励,企业家的创新意愿和创新动力明显不足。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企业科研开发的投入。

  2、我国企业总体上技术水平较低,技术创新效率还有待提高。其原因除了国有企业技术水平低、与外资企业存在巨大差异外,我国国有大中型技术创新效率低下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3、我国企业在技术引进基础上消化吸收、自主创新的能力十分薄弱。这表明在消化吸收基础上自主开发和创新是我们工作的薄弱环节,如果我们不能够建立有效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机制,我国将无法走出“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恶性循环。

  (二)外部环境影响

  1、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的法律体系尚未形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逐步制定和实施了若干有关技术创新的法律法规,但还很不完善。首先是缺少一部有关国家创新体系和企业自主创新的基本法,目前的科技进步法已经不能适应国家心慌心体系和自主创新活动对法律的需求;其次是一些相关法律法规没有能够充分体现鼓励技术创新的原则或者不能适应自主创新的需求,例如不同企业使用不同的法律,缺少统一的公司法,再如政府采购法中没有体现政府采购对自主创新的促进作用;第三是在一些重要方面还存在法律确失,例如反垄断法、商业秘密法等没有制定。

  2、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的政策体系很不完善。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陆续出台了大量的有关技术创新的政策措施(根据不完全统计,仅中央政府出台的与技术创新相关的政策就超过2500项),但这些政策的制定部门不同,制定的时期不同,针对的问题不同,政策问题的演变程度不同,使得国家的促进自主创新的政策有重复,有空白,也有相互矛盾,政策信号不一致,政策设计不科学,号召性的多,可操作性较差,政策成本预算和控制不力,等等,导致我国技术创新的政策性缺乏系统性,尚未形成完整的政策体系。

  3、我国企业的自主创新环境仍然不够完善。一方面,在我国还没有形成有利于国有企业自主技术创新的竞争环境,政府在科技创新中处于主导地位的局面还没有彻底改变,国有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与企业经济效益相关性不高;另一方面,在技术创新系统基础设施和政策法律环境建设滞后,科技中介服务体系有待完善,技术创新政策法律的完整性、有效性和一致性有待进一步加强。随着行业科研院所企业化改革,面向产业提供共性技术和技术服务的创新能力有所下降。

  4、社会上尚未形成崇尚创新的文化氛围。自主创新不仅需要人才和资金的投入,也需要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自主创新是很艰难的事情,要冒很大的风险,需要长期艰苦的努力,还有可能会失败。在急功近利的浮躁的社会心态下,自主创新是没有生存空间的。现实中比较普遍地存在鼓励追求眼前利益,热衷于搞政绩工程,搞立竿见影的短平快项目的现象。影视歌明星、体育明星受到追捧,通过歪门邪道而一夜暴富的人成为一些人心目中的英雄。在科技界,从事基础研究的科学家受到尊重,各种科技人才类的精神奖励大多数都是面向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的,而工程师的社会地位过低,对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的精神激励严重不足。科技界的官本位现象、追求论文数量的现象等,也都影响到自主创新的文化氛围。一些决心开展自主创新的企业不但没有得到充分的鼓励,反而受到怀疑、冷嘲热讽,一些自主品牌甚至受到内外夹击。这样的社会文化氛围是不利于企业自主创新的。

  四、深化自主创新的途径

  创新,特别是自主创新的实现是一个系统的复杂过程,一个环节的失误会影响创新的效率和速度。因此我们必须要增强自主创新的能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必须完善国家创新体系的政策措施和市场规则,营造鼓励创新的宽松政策环境。要想切实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就必须从以下方面开展工作:

  (一)广泛开展对自主创新的宣传广泛宣传自主创新,形成崇尚创新的文化氛围,加大对开展自主创新的企业和企业技术人员的精神奖励,提高企业技术人员的待遇。进一步改革科技体制,加强对政府科技经费使用的管理,杜绝低水平的重复研究和政绩工程型的科技项目,将财政科技经费向真正的自主创新活动聚集。

  (二)提高企业自主创新的意识和动力要将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指标纳入企业领导人的考核体系,激励企业家的自主创新行为。可考虑将科研经费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和每年企业获得发明专利指标,纳入国有大中型企业领导人的年度和任期考核中,激励国有大中型企业通过自主技术创新来培育核心竞争力。具体操作上,可建立“自主创新奖分”制度,如企业的这两项指标达到了相应标准,可奖励相应的业绩得分。

  (三)要加快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支持企业大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打造知名品牌,增强企业的研究开发能力。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是国家技术创新能力的基础,资源配置的优化和产业升级也都要依靠企业的技术进步和市场竞争力的提高去实现。作为企业,应加大技术开发中心建设,加大对研究开发活动的投入,大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和专有技术,打造知名品牌,增强核心竞争力。政府部门要努力营造有利于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和实现产业化的政策环境,为各类企业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平等竞争的条件。

  (四)要坚持先进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创新相结合从体制机制入手,克服重引进、轻消化吸收的现象,充分利用国外先进技术资源,依托重大工程项目,培育自主创新能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必须妥善处理好引进先进技术与自主创新之间的关系,把吸引外商投资与产业产品结构的调整优化结合起来,制定相应的规划与调控政策,引导外资更多地投向高新技术产业和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要加强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高起点引进国外先进技术,重点引进专利技术、软件和必要的关键设备,同时加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实现创新和提高。要加强一些关键性、战略性技术领域的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力度,加大研究与开发的投入力度,增强持续创新的能力。

  (五)建立健全的企业自主创新法律体系将鼓励自主创新,规范市场行为和创新行为纳入所有相关法律法规的修法中去,对政府采购法、企业法,以及税法等相关法率进行修订,根据完善自主创新法律体系的需要,加快研究制定一批新的法律法规,例如反垄断法、商业秘密法等。

  (六)要完善鼓励创新的政策体系大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实行有利于技术创新的财税金融等政策,加快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今后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必须把技术政策纳入政策系统,协同配套地贯彻执行。例如,知识产权制度是保障和促进自主创新的重要工具,其实质是在保护创新者利益和积极性的同时,促进技术合理、有偿地扩散,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自主创新。但是,它不能孤立地发挥作用,而是要体现在各种配套政策和市场环境中,落实在技术、经济、贸易管理等各个有关部门的工作中。还要培养全民的知识产权意识,引导企业提高运用、管理和保护知识产权的能力,以真正建立起一个有效的激励机制。

  (七)大力培育富有创新能力的各类人才紧紧抓住培养、吸引和用好人才这三个重要环节,充分发挥人才在科技创新中的关键作用。要进一步落实人才强国战略,坚持把发现、培养、使用、凝聚优秀科技人才作为科技发展的重要任务,促进科技创新人才脱颖而出。要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人才资源管理和开发体制,形成能够鼓励提高创新能力和创新效率的机制,完善客观、公正的评价体系。

  综上所述,虽然我们有缺点、有差距,但我们也有优势。首先我们有后发的优势,在很多技术上我们可以站在别人的肩膀上,不必走别人走过的弯路,另外我们还有本土化的优势,也就是说结合中国市场、中国社会环境设计我们的创新思路。自主创新是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和根本保证,同时,企业也要做到自强,积极从市场获得更多的收入,再投入到创新、发展中去,达到良性发展循环。所以,政府对市场的支持,优先采用本国企业的产品,甚至比一些技术开发项目资金的支持更为重要。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和不断增加的IT投入创造了一个巨大的市场,完全可以造就出一些世界级IT厂商。企业应该抓住这一难得的机遇,通过联合和创新,并在国家持续的和有重点的支持下,迅速成长壮大。

  参考文献:

  1、冯之浚。技术自主创新 国家自强之本[M].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1.

  2、陈良。现代企业的创新与竞争[M].广东人民出版社,2004.

  3、厉无畏,王玉梅。创新经营[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4、刘卫兵。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综合实力加强[N].羊城晚报,2006-01-12.

  5、李成。论创新 [OB/EL],2004-12-28.

  6、路宏达。中小企业管理创新的若干思考[J].改革与战略,2006(5)。

护理本科毕业论文范文_完整的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http://m.haohaowg.com/jingdianyuju/190151/

推荐访问:学前教育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经典的话推荐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机械装配工艺]机械装配实习报告 下一篇:新学期班主任寄语简短|班主任新学期寄语集锦